【内容概述】市区的医院陆续向外搬迁、市区商业商场雄风不再、市区部分公办小学不再全都是就近分配入学......种种迹象表明市区房地产价值似乎隐约下滑,买家由此渐渐犹豫。但住建部要求2000年以前建成的小区都要纳入城市更新改造范围中,有人就想提前低价购入,而有些业主也想等到自家小区更新改造变靓之后再出让。新的博弈点又出现了。
2021年11月18日,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主院区由文明路整体搬迁至新世纪大道。
2022年6月1日,北海市妇幼保健院从深圳路整体搬迁至西南大道。
2024年12月31日,位于南珠汽车站以东约1公里的北海市中医医院(新院区)中医门诊部开诊。
目前,北海市区只有2所市级综合医院:北海市人民医院、北海市中医医院。其中,中医院新院区的建设已完成大半,医院整体搬迁已经可以想象。
不久的将来,北海市区也许仅有1所市级综合医院,市区看病难渐渐浮出水面。
2018年3月29日,位于北海大道交贵州路的沃尔玛超市开业。2023年2月28日,停业。
在此之前,位于北部湾广场的和安商都已于2022年彻底关门。
如今的市区中心北部湾广场商圈,雄风早已不再。北京路交北海大道的大润发超市及其周边,已不复往日热闹。目前还能显示市区商业繁华模样的,只有位于北京路交西南大道的和安宁春城。
从2022年秋季学期起,海城区二小、三小、八小“若完成划定的服务范围招生任务后有空余学位”,则“在报读该校的适龄儿童中采取电脑随机抽签录取入学”。
通过这种电脑随机抽签的录取方式:
2022年秋季,海城区二小录取了70名一年级新生,三小没有空余学位,八小录取了130名。
2023年秋季,海城区二小录取了50名一年级新生,三小录取了30名、八小录取了110名。
2024年秋季,海城区二小录取了60名一年级新生、三小没有空余学位,八小录取了150名。
上述数据来自海城区政府网。这些数字透露,市区公办学校的学位至今依然紧俏,但似乎已隐约松动。
今年(2025年)秋季,小学一年级招生对象主要是2018年9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出生的儿童。从明年开始,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年)出生的小孩开始进入小学校园。
另外,2023年以来海城区至少有40所幼儿园注销了办学许可证或暂停了办园(数据来源:海城区政府网海城区教育局通知公告栏目,这是整个海城区范围)。
这些迹象表明: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市区的学区房未来也许继续抢手,但也有可能被套住。
无论是工作、生活、娱乐、医疗还是教育,市区现在依然傲视其它区域,依然遥遥领先于其它区域。但随着时光的流逝,市区走向年迈也不是不可能。
因此如果打算市区买房,现在需要比以往更多几分谨慎。例如打算购房入学,如果小孩明年才上学,那就不妨等一等,等到今年秋季学期的学校招生办法出炉。
关键是:市区购房入手之前,要对市区的未来趋势、房子周边环境和周边配套的未来变化有一个比较明确的个人认知。
今年3月9日(两会期间),住建部部长在民生主题记者会上表示:“把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旧小区都要纳入城市更新的改造范围,因地制宜实施改造,鼓励地方探索居民自主更新改造老旧住宅”。
这句话对于北海市区是利好消息,因为市区有不少小区建于2000年以前。这意味它们有望得到外观崭新且漂亮的更新改造。
但有两点:
第一、只是外观改造(包括楼栋外立面和小区园林)。对房子内部的管道、线路、主体结构等等是动不了的,那是房子装修的范围,不能指望政府搞定。
第二、小区必须在2000年以前建成。今年是2025年,这些可以更新改造的房子,至少25年房龄了。
所以市区很多小区对此也只能暗自叹惜。
所以本文标题也只能说“半期盼”。
但这是机会,也是博弈:
买房的可以提前低价购入,等政府更新改造变得漂亮之后就可以涨价挂牌转手。
不着急用钱的业主,不妨再等等。万一可以等到小区更新改造,那挂牌价说不定就可以蹭蹭上涨了。
北海市区现在有这方面的案例。最近几年更新改造的小区,模样都漂亮了许多,目测也“高端”了许多。
前些年自行车环广西世巡赛北海赛段,沿路房子都被粉刷一新,这个也可以说是城市更新的一个小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