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025年)秋季北海公办小学一年级有3种招生办法:
(1)本校全部实行单校划片免试就近分配入学;
(2)本校全部实行网上报名,然后电脑随机抽签入学;
(3)本校先实行单校划片免试就近分配入学,有空余学位时再通过网上报名电脑随机抽签录取。
“单校划片免试就近分配入学”是指学校划定招生服务范围,在此范围内适龄儿童与法定监护人的“户口住址、房屋所有权证地址、实际居住住址”相一致,就可以免试就近分配入学。
“电脑随机抽签录取”是指学校划定报名范围,在此范围内适龄儿童均可以报名参加抽签,然后通过电脑随机抽签进行录取。
今年9月新学期开学前,海城区教育局和银海区教育局的公众号都公布了电脑随机抽签的报名名单和录取名单,数据汇总后如下表:
这个抽签录取率是出乎意料的低。
例如银海区一小和海城区二小,中签录取率仅是4.83%和4.99%,比例已堪比中了大奖。
整个海城区,7个人报名只有1人被幸运录取;
整个银海区,5个人报名只有1人被幸运录取。
电脑抽签录取率这么低,是因为有一项兜底政策:每一名适龄儿童首先要在海城区或银海区报名读书,报名成功后可以再选择区内1所学校参加电脑抽签。如果运气不好未被抽中,那就退回到划片免试就近分配的录取方式(注:限于篇幅这段话只是大概意思,仅供参考,更准确的表述请询问教育部门)。
因为有兜底支持,报名人数就显得特别的多。例如海城区二小,报名参加抽签的有801人(最终中签40人)。银海区一小,报名参加抽签的有476人(最终中签23人)。
这个表格其实也在拷问外地家长——你是为自家孩子碰运气呢,还是先为孩子兜个底?
换句话说,作为外地家长,为了孩子你愿不愿意在北海买套房子并将户口迁过来?
如果愿意,孩子就可以免试就近分配入学。
如果不愿意,那就只能碰运气。
但按照上表这样的录取率,运气真有点飘渺。
如果房子没买、户口也没迁过来,电脑抽签录取也没抽中,孩子念书怎么办?
“户口地址、房产证地址、实际居住地址”,这3个地址如果全部相同,应该是第一批优先分配入学;如果有2个地址相同,估计第二批分配录取;如果3个地址都不同,很有可能最后一批分配录取。
第一批几乎可以确定是免试就近分配入学。
之后的其它批次,很有可能是哪有空余学位就往哪儿分配,结果并不排除住在城西却分配到城东读书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