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物价上涨了?过冬生活成本提高了?
2025-11-24  冰戈   北海买房那些事 ( 原创 )

今年越冬“候鸟”们过来北海之后,有不少人网上吐槽说物价涨了不少。

然后,又有不少人解释说是天气的原因。比如今年国庆期间就有一场台风横扫北海。

确实,今年6月7月8月北海不时出现暴雨红色警报,工业园区的车子被雨水泡了好几次,南康江福城河差点儿水漫堤。

但客观地说,天气并不是影响北海菜篮子价格的主要因素。因为北海很多蔬菜都是来自市外(例如广西崇左市),或者外省(比如云南省)。

物价涨了多少?

关于北海的物价,北海市发改委差不多每周都有一份监测报告,数据全部公开在其官网(首页->专题专栏-> "菜篮子"产品价格监测)。

下面这个表格,是从市发改委官网数据汇总而来。

注意:红字是价格上涨、蓝字是下跌,黑字是持平。

北海市发改委从今年5月起菜篮子价格监测种类增加到了60多种。上表只汇总42种,是为了能够清楚对比两年来的价格变化。

由上表可以看出,现在(11月)和年初相比,肉类(猪肉牛肉和鸡肉)价格以下跌为主,持平为辅,没有涨价。

但蔬菜类价格上涨了不少。上表共监测了16种蔬菜的零售价格,和年初相比是8涨、6平、2降。涨价的涨得比较狠(例如青椒由6元涨到10元、香芹生蒜由7元涨到10元)。降价的降得比较缓(例如大白菜由3元降到2.5元、豆角由9元降到7元)。

和年初相比,鸡蛋降价了,但鸭蛋涨价了。草鱼涨价了,带鱼降价了。

上表整体而言,菜篮子的价格确实在上涨。这个跟本地人的感受应该差不多,就是肉类便宜,青菜好像越来越贵。

市发改委也一直都有监测海鲜的价格,而且检测的种类相当丰富。但不知为何到今年9月就停止了价格数据公布,所以没办法整理对比海鲜的价格。

但以本地人的角度,海鲜确实有越来越吃不起的感受。

短住人口的急速增加

2023年,北海全年接待国内游客5250万人次、增长97.9%,实现国内旅游消费663.8亿元、增长116.7%。

2024年,北海全年接待游客6120.6万人次、增长16.6%,实现旅游收入783.9亿元、增长18.1%。

2025年前三个季度,北海全市累计接待国内游客5442.19万人次,同比增长14.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11.01亿元,同比增长15.11%。

2025年1月4日,央视网《以“新市民”服务“新市民”接住新流量 “银发经济”催生更多新机遇》透露:据统计,旅居广西北海的人数从2018年的15万-16万人次,增长至2019年的近20万人次,到2023年已超过50万人次。

可以怀疑上述统计数字有水分,但应该可以肯定的是:北海近年来外地短住人口明显呈现出急速增长的态势。

短住人口在急速增长初期属于不稳定的消费人群。当判断市场需求不够稳定时,供应商也许会加大供应量,但通常不会快速投资建设供货渠道。结果就是供应总量始终受限。

于是,旅游和旅居增长越快,物价上涨压力就越大。等到火爆转向稳定时,物价才会趋于稳定。

物价未来怎么走?

2024年以来,北海的菜篮子价格好像是台阶式的波动,就是突然间明显变动一下(比如青菜每斤由1.99元跳到2.99元),然后就保持一段时间的平稳。等到习惯了适应了,又再跳变一下。

之所以这样台阶式的变化,猜测跟北海的地理位置有关。因为北海是大陆海边的一个平原地带,蔬菜种植和运输都相当便利。物价一跳涨,周边就会加大供应。供应量一加大,价格就会平缓甚至回跳。

但这仅限于蔬菜和肉类,海产品例外。

北海海鲜一直都是抢手货,渔民出海很多都直接在广东上岸上货,因为那边更得价。北海旅游越火爆、候鸟规模越增大,海产品价格就越趋高。关于这个,无论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得有心理准备。也许要等到北海的海鲜价格和广东持平或者超过了,海鲜价格才能明显稳定下来。

相对外地人,北海本地人对物价上涨更为敏感也更有抱怨。

今年5月9日,央行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表示,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

同月19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物价总体处在低位,这会对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压力,影响居民的就业增收,因此推动价格合理回升很重要。下阶段要继续发挥宏观政策的作用,进一步扩大投资需求。推进供给侧改革,改善经济循环,持续规范市场秩序,促进价格合理回升。

现在的价格上涨,会不会有这层因素在内?

北海买房那些事 . 北海购房实用手册
版权所有 | 联系我们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