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今年很热闹。
年初,有3段道路通车、1所医院启用:
(1)湖海路(湖北路-河南路)通车;
(2)河南路(北海大道-西南大道)通车;
(3)湖北路(北海大道-重庆路)通车;
(4)海城区人民医院启用。
刚进入下半年,又有1段道路通车、1段道路开建:
(5)湖海路(北星路-湖北路)通车(至此湖海路全线贯通);
(6)重庆路(河南路-南珠大道)开工建设。
房地产开发也不甘落后,今年以来已有4个新盘亮相,已出让2宗住宅用地,还有1宗住宅用地挂牌中:
上图里面的abcdefg都是房地产项目。
其中:
b和c是今年5月29日出让的住宅用地,分别是9.12亩和11.47亩。
d是今年6月30日挂牌拟出让的住宅用地,17.71亩。
它们的建筑限高都是20米,都是天地楼项目。
aefg是新建楼盘:
a. 和盛花园,土地已平整,准备进场施工;
e. 祥和大院,主体在建,待售;
f. 荃湾东苑(中港城三期项目),楼栋装修中,尾盘在售;
g. 红磡花园(中港城四期项目),主体在建,待售。
这些都是双拼或联排的天地楼项目。它们的模样及基本情况请参阅:《有热也有冷,新建天地楼项目在北海现在有些微妙》(链接见文末延伸阅读)。
上述情况显示城东楼市似乎在急剧变化中。
但如果实地在城东兜上几圈,感觉却截然不同。
因为上述土地及楼盘都是天地楼项目,小众市场距普通买房人太远,而且土地面积偏小、住宅户数很少,对楼市影响不大。
另外,城东今年通车的道路都只是“可以通车”而不是“竣工通车”。虽然有红绿灯、有栏杆和地面划线,但都没有种树绿化,路边停车很随意。
道路缺乏醒目感和严肃感,给人的印象就是变化不够明显强烈。
城东现在纠结的是配套。
城东楼市配套其实很丰富。如上图所示:生活配套、教育配套、医疗配套,样样都有。
问题是这些配套分布严重不均衡。
例如生活配套:南珠大道东边只有1个南珠便民市场(马栏村市场)。那个号称五星级市场的城东综合市场,停业了。
再如医疗配套。市中医医院(新院区)去年12月门诊部开诊,现在仍然只有门诊部开诊。整个院区大楼一直在装修,何时启用不详。
城东有1所已建成启用的医院(市第四人民医院),但它又名“市结核病防治院”,主打的是传染病医疗救治。
相比之下,城东学校数量足够且分布也合理。
但对楼市影响明显的海城区外国语学校、南珠小学、向海实验小学,至今连操场都没有。
按以前的设想,城东要成为经开区和铁山港临海工业区的生活后花园。因此,经开区的惠科2020年在城东拿下85亩的住宅用地、铁山港的信宜玻璃2021年也在城东拿下85亩住宅用地(上图右边空地,两宗地块挨在一起)。
但很遗憾,地块现在还是地块。
因此,局部来看城东很热闹,整体来看城东变化不明显,楼市反而更冷清。
从政府的层面,城东需要尽快完善教育配套和医疗配套。从开发商的角度,估计要持续降价促销。
从买房人的角度,城东值得现在入手吗?
城东没有操场的那3所公立小学:南珠小学2019年启用、向海实验小学和外国语学校2022年开始招生。
市中医医院(新院区)2020年开建,至今将满5年。市第二人民医院(新世纪大道主院区)2010年开建,2021年启用,历时11年。
从这些时间数字应该可以推断:关于城东的配套完善问题,如果继续拖沓下去,政府压力会越来越大。
至于生活配套,其实很容易解决——只要有人气,就会有人挑菜到小区门口来卖。
这么综合衡量,如果现在到城东买房,生活可能不够方便、教育未必优秀、看病会有些麻烦。但如果房价足够便宜,忍受几年也不是不可以考虑。
必须指出:城东楼市现在真的冷清。因为冷清,楼盘周边配套要更加细致观察。但也因为冷清,城东房价持续下滑中,捡漏的机会也存在中。